Search

買房應把"如果"放下,並全力以赴在每一次談價

很常聽到買方說:"如果有更高一點...

  • Share this:

買房應把"如果"放下,並全力以赴在每一次談價

很常聽到買方說:"如果有更高一點的樓層釋出,價格我願意往上添"、"如果這間沒談成,我就去談另一間"、"如果有XX社區的房子釋出,我會買"、"如果屋主哪天願意降價再通知我"...。

買方總是有很多的"如果",只為把金額不小的交易,做最有價值(更趨於自己理想條件)的投入。但買房子有趣的是:"每個案子都是單一個案探討。沒有如果,只有當下"。

就實務經驗來說:
就算有你理想的樓層或棟別釋出,屋主要的價格也不見得是你可接受,甚至很多時候價格遠超乎你的想像。

就算你等待很久的XX社區釋出了,格局、屋況、車位也不見得如你所想。

就算你現在把B物件視為要是A物件沒有談成的候補選項,有時真正去談B物件的時候,B物件可成交的價格跟交易條件也不見得如你所想。

就算屋主有一天降價了,到時你可能會陷於"降價的物件不具市場競爭力,食之無味"的人性思索裡,因而不見得會想出價(或願意出的價格反而還更低)。

--
很多買方常把:"買房子就緣分啦,這個價格買不到就算了"掛在嘴邊。

但回過頭去探究,買方當時的出價很多時候都是趨於保留的(根本沒有盡力出價)。為什麼會有如此斷言?

因為當跟買方告知房子被其他顧客買走了,並告知成交價的時候,買方回說:"這個價位我也可以出得到"。

出價的大忌就是:"當你知道成交價後,你說這個價格其實你也可以出得到"。

很多買方喜歡拿結果論來說談論一二,但實際狀況是:每筆交易最後的成交價,都是買賣雙方歷經互相妥協讓步後的結果。就算你真的出得到,但當下願意勇敢出如此價位的人不是你,也就因此被別人買走了。

買房子,除了預算夠之外,勇氣多寡往往也是關鍵決勝點。

談價,要如何做到無悔?

找一個你信任的房仲,盡力出一個你能出的價格。什麼叫盡力?就是若你知道最後成交價比你現在竭盡所能出得價格哪怕僅是高出一萬,你也覺得無所謂、讓它去吧,那就代表你真的盡力了。

既然是盡力了,沒談到,就趕緊找下一間。祝福屋主並對這間房子拋於腦後,毫無懸念地說Bye Bye。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這裡,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
View all posts